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对非研究译丛”
来源:本站 发布:2021-01-05 点击:512
近日,由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徐微洁教授、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主编的“日本对非研究译丛”第一批9部译著出版,开创了国内集成式日本对非经典译介与研究先河,在“第八届中非智库论坛”上受到外交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本译丛由外国语学院、非洲研究院与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在深入沟通、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策划,立意与非洲大陆的人文交流,将为我国民间、社会团体、组织与政府了解非洲提供一个窗口。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目前已分批次推出《非洲问题——开发与援助的世界史》(平野克己著,徐微洁译)、《非洲的人类开发——实践与文化人类学》(松园万龟雄等著,金稀玉译)、《非洲教育开发与国际合作——政策研究与实地调查的结合》(泽村信英著,李沛译)、《经济大陆非洲——从资源、粮食问题到开发政策》(平野克己著,于海鹏译)、《非洲的开发与教育——以保障人类安全为目标的国际教育合作》(泽村信英著,樊晓萍、鲁燕青译)、《国际援助体系和非洲——关于后冷战时代“减贫机制”的思考》(吉川光明著,张赫译)、《开发与国家——非洲政治经济论序说》(高桥基树著,陶魏青译)、《文化的地平线——现代非洲人的故乡》(栗本英世著,包央译)、《援助国与被援助国——为了非洲的发展》(服部正也著,金玉英译)等译著。
《非洲问题——开发与援助的世界史》(平野克己著,徐微洁译)
《非洲的人类开发——实践与文化人类学》(松园万龟雄等著,金稀玉译)
《非洲教育开发与国际合作——政策研究与实地调查的结合》(泽村信英著,李沛译)
《经济大陆非洲——从资源、粮食问题到开发政策》(平野克己著,于海鹏译)
《非洲的开发与教育——以保障人类安全为目标的国际教育合作》(泽村信英著,樊晓萍、鲁燕青译)
《国际援助体系和非洲——关于后冷战时代“减贫机制”的思考》(吉川光明著,张赫译)
《开发与国家——非洲政治经济论序说》(高桥基树著,陶魏青译)
《文化的地平线——现代非洲人的故乡》(栗本英世著,包央译)
《援助国与被援助国——为了非洲的发展》(服部正也著,金玉英译)
该译丛为国内首批大型“日本对非研究译丛”,也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文库”国家智库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丛书选自日本对非研究经典著作,作品有代表性,有知名度,能作为我国深入了解非洲经济、非洲教育、非洲文化、非洲社会以及日本对非政策的基础丛书,是不可多得的“他山之石”,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思想的丛书。通过丛书的译介和研究,有望形成一支高效实干的学术团队,培养一批非洲人文领域的译介与研究人才,挖掘非洲研究的中国特色与价值,推动中国对外援助事业的发展、中非合作的快速发展和中非文化的交流互鉴。中非发展合作是中非双方的一个特殊机会、一个双方实现复兴发展的外部舞台,对中非双方都是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情。目前,中非关系已超出双边关系的范畴而对世界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成为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我国努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起,建设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社会产生了认知非洲之广泛需求,需要对非洲国家的各个方面、快速发展的中非关系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这种互通互容需要我们一方面力促中国文化“走进非洲”,另一方面也应组织力量,通过媒体出版、品牌建设、院校合作等多种渠道入手,使非洲文化“走进中国”。而日本对非研究的丰硕成果则是我们了解非洲的一个重要媒介。通过了解日本对非研究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我国更快、更好地开展对非援助、中非合作交流,谋求互惠共赢。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兼顾传统与创新,面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充分利用学校非洲研究水平国内领先的优势,聚焦学校非洲研究特色,发掘日语语言文学和非洲学的融合点,在交叉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积极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将扎实的语言研究传统融入到非洲研究中。立足于日语的非洲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科的竞争优势,积极服务中非合作战略,助力中非文明文化交融共存。据悉,日语系继续秉持服务中非合作国家战略的目标,将推出下一批“日本对非研究译丛”。
| 来源:浙江大学外语风 | 整理:中国非洲总商会秘书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