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青春之力,助推文明互鉴
来源:本站 发布:2023-04-14 点击:436
“国际青年说”圆桌对话环节,年轻代表们围绕“青年如何做好沟通中外友好的使者”发表演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4月12日,北京凤凰中心,第二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现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刚刚做完主旨演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各国青年代表与参会嘉宾在会后进行交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西方古典乐《前奏曲》与中国传统水袖舞的混搭,组成了歌舞作品《生命之环》,拉开了第二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的帷幕。
这一序章也应和了多位论坛嘉宾发言的主旨,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论坛嘉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看来,让不同文明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交相辉映,既是时代的课题,也是年轻一代的使命。
文明互鉴是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 , “灰犀牛”“黑天鹅”交替闪现,对人类的未来和青年的发展构成多重威胁。
国际机构、智库都在高度关注青年发展。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指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失业率屡创新高,其中15-24岁的青年群体失业率是成人的3倍。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则从个人发展观等多个维度对海外“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进行了画像。
该院院长于运全说,当代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亚洲,超过一半的“Z世代”关注个人和时代因应的责任,特别是在粮食安全和减贫方面;在欧美,应对气候变化是年轻人眼中最紧迫的问题;在全球,六成以上的“Z世代”认为,疫情使他们强烈地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命运高度相连。
于运全注意到,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倡议,也被中外青年高度认可。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受访青年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国家和全球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少国际青年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应对当前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中国在各领域的成就也备受全球年轻人关注。于运全说,欧美“Z世代”对华持积极看法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18-35岁群体比50-65岁群体对华持积极评价的比例要高15-20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青年更加自信,更深入地融入世界;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各国青年来到中国,爱上中国。
触摸中国发展肌理,提高互鉴认知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当清华大学白俄罗斯籍留学生苏小小用中文朗诵出这两句来自1000多年前的古诗时,一幅文明交流的画卷已经展开。
2014年,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孔子学院,一曲《北京欢迎你》开启了苏小小学习中文的故事,4年后,她成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留学生,用镜头和笔记本记录中国。
苏小小将了解中国、探索中国的过程比作小马过河,“听别人说不如自己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研究“新闻传播中的农村经济”课题期间,苏小小曾走进河北滦平于营村,实地探访中国脱贫攻坚带来的乡村变化。
事实上,像苏小小一样在中国“走基层”的外国青年不在少数。非洲青年驻华代表团团长、中非青年联合会联合创始人门杜就曾在山西吕梁沙壕村体验了一个月的村官生活。这个来自喀麦隆的青年小伙说,这是最有成效的学习经历。
俄罗斯青年谷尼克在18年的中国生活中见证“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北京,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他说自己见证了中国举办APEC峰会、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届北京奥运会等多个国际会议和体育赛事。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各国青年成为文明互鉴的青春使者,中国也为各国青年打开了多个机会的大门。
“对于追梦人来说,北京是充满机会的沃土。”本届“国际青年北京论坛青年友谊使者”、百安木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公关和市场经理贺晓晴说。
贺晓晴生于俄罗斯、成长于荷兰,她说,当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连接着这两种或更多种文化,这实际上有助于构建和谐共处的世界。
为文明互鉴留下青春印记
有观点认为世界文明站在十字路口,在本届论坛上,来自28个国家的200多名年轻人分享着他们对于助力文明互鉴的故事,他们认为,当下正是给文明互鉴的未来打下基础的时候。
来自卢旺达的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天赐认为,全球局势在发生巨变,这也激励青年为推动世界的积极变革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建设性的对话和跨境的交流。
2016年到中国学习之前,天赐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影片中的中国武术,“我所掌握的关于中国的大部分信息,应该说都是过时的”。 如今,他为《中国与非洲》杂志供稿,这份唯一以中非报道、观点和分析为内容的月刊,为世界了解非洲提供了一个“中国视角”。
在天赐看来,中非青年在中非民间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两个地区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提出解决方案时,就有可能产生好的建设性的变化。
第六届中国-东盟青年峰会秘书长石馨瑶也有相同的观点,她说,东南亚青年正用积极对话诠释“向未来”这个关键词,培养青年们成为引领中国-东盟发展的未来领袖是第六届中国-东盟青年峰会的目标之一。
中国-东盟峰会原本是一位新加坡籍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创意作业,落地后转化成了吸引东南亚多国青年参与的“模拟东盟会议”。在这样的模拟实践中,参会学生扮演中国以及各个东盟国家的国家领导人,围绕中国-东盟地区的主要议题进行辩论和磋商,最后共同出台一份联合声明。
“激发各国青年对于东南亚的兴趣,了解东盟的运行机制,以及东盟国家的政治外交与文化,为未来中国-东盟多方面发展打好基础。”石馨瑶说。
在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法国籍汉学家高大伟的理解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应着一个古老的词——“大同世界”。从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一小步,到各国共用国际空间站探索外空,高大伟认为,通向大同世界之路需要全球化思维和多边主义的引领。
不难发现,“未来”二字连续出现在两届世界青年北京论坛的主题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说,世界的未来属于青年,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寄托在青年身上。
胡正跃希望,文化互鉴要在“互鉴”上多下功夫,只有双向交流,才能使合作走得更远,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见习记者 尹希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类型:转载
附件: